免费注册 登录
绿野户外网 返回首页

随风随性的个人空间 http://bbs.lvye.cn/home.php?mod=space&uid=784619&do=in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日志

《随风走京城》【一个北京人 再逛紫禁城】

已有 40 次阅读2018-3-13 20:55 |个人分类:旅行跑路

原本是想把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写在一篇里的,结果一开篇我就洋洋洒洒连回忆带心得的码了好几千字!
罢了罢了,天安门单起一篇,故宫再起一篇吧。
简单捋一遍上一集到达天安门广场后准备入场。
上次说到:
“隔了那么多年,我每次从外地游玩回来都想去看一眼北京的故宫。”
为什么这么说呢?
每次去外地旅游除了车马住宿外,最大的开销就是景区门票!基本上都是100起,上不封顶。
比如一个小小的绍兴“兰亭”就是80;
一个更小小的河北秦皇岛的“九门口长城”景区,5年前的门票就是80,而且当时马上就要涨价;
浙江金华市下辖的兰溪市下的诸葛村,门票100(不含电瓶车).....
每到那个时候,我就想,首都北京的故宫紫禁城,门票40(淡季)、恭王府40...话说上面的景区也不是5A景区呀,即便同样是全中国的5A景区,为什么北京的价格仅是外省5A的三分之一?!
以前有一则类似民意调查似的报道:传闻北京的各大景区门票价格拟上浮多少多少,结果呢?
据说全国人民不答应!


从前,去故宫参观是可以从南往北,或者从北往南双向游览的。现在不行了,只能从南边的天安门往北单线游览,最后从神武门出来。”

上一集我排队通过两次安检后,在天安门前金水桥前拍了不少照片后,开始随着不大的人流,通过金水桥,穿过天安门,进入景区。
金水桥桥面上下站着身着各种便装的“工作人员”,一字排开。那气势一定是军人,不知道是什么军种。可是个别的制服很奇怪,令我在瞬间脑海里想起“大内高手”这四个字?
就在我脚步缓慢想在金水桥上举起相机往两侧取景的时候,耳边听到严厉的疏导声:桥面禁止停留!桥面禁止停留!!
吓得我三步并作两步,赶紧离开他们的视线吧。

从天安门背后取景广场

越过金水桥,穿过天安门,就来到一片大空场。这片大空场北边的尽头又是一座宏伟的城门楼子-“端门”,端门下面才见到“故宫博物院”的字样。

端门

端门(Duan men)城楼始建于 明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明代 紫禁城的正门之一,也是清代 皇城的正门,整个建筑结构和风格与 天安门相同。端门城楼在明清两代主要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每逢皇帝举行大朝会或者出行,城楼下的御道两侧,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宏伟,从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门(明代称 承天门),长达两华里。

端门的作用:主要是存放皇帝仪仗用品的地方

皇帝举行大朝会或者出行,城楼下的御道两侧,仪仗种类纷呈,数量庞大,队伍宏伟,从太和殿一直排列到天安门(明代称 承天门),长达两华里。同时端门和 午门城楼上钟鼓齐鸣,以显示封建皇权至高无上的威严。

端门至午门占地面积30680平方米。御道两侧共有左右朝房100间。明清两代是六科垣舍,也称六科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阙左右门以南有庙右门(神厨门)社左门,直通太庙和社稷坛(现已封闭)。阙左右门以北朝房是王公、文武官员集会和候朝的地方。现左右朝房由南向北顺序举办各类临时展览。
值得一提的是左朝房北侧现为武警国旗护队驻地.每天早晚,威武的国旗护队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军歌,在 天安门广场为祖国升旗、护旗,壮了威军威,既是青少年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端门地区游览观光的一大亮点。

我就是在“端门”前,侧面的一排朝房里发现了一间“快餐店”(只收现金)。要了一碗29块的肉丸子饭,虽然碗大但量小,不过也是让冻得哆里哆嗦的我着实缓了一柞。

穿过带有“故宫博物院”字样的端门后,又是一片大空场!那么在道路向北的尽头就是同样宏大的“午门”。

穿过带有“故宫博物院”字样的端门后,又是一片大空场!那么在道路向北的尽头就是同样宏大的“午门”。

午门

午门(the Meridian Gate),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午门的作用: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

皇帝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农历十月一,颁发次年历书。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我从网上下载一张照片啊,不是本人拍摄的照片,因为是航拍,我没那个本事。空中俯瞰午门,更能直观地领略到为什么它叫做“雁翅楼”和“五凤楼”: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唐朝大明宫含元殿和唐朝正门丹凤门的形制基础,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午门分上下两部分,下为墩台,高12.00m,正中开三门,两侧各有一座掖门,俗称“明三暗五”。墩台两侧设上下城台的马道。五个门洞各有用途:中门为皇帝专用,此外只有皇帝大婚时,皇后乘坐的喜轿可以从中门进宫,又通过殿试选拔的状元、榜眼、探花,在宣布殿试结果后可从中门出宫。东侧门供文武官员出入。西侧门供宗室王公出入。两掖门只在举行大型活动时开启。墩台上正中门楼一座,面阔9间,60.05m,进深5间,25.00m,重檐庑殿顶。墩台两翼各有廊庑13间,俗称“雁翅楼”。廊庑两端建有重檐攒尖顶的方亭。正楼两侧有钟鼓亭各三间,每遇皇帝亲临天坛、地坛祭祀则鸣钟,到太庙祭祀则击鼓,每遇大型活动则钟鼓齐鸣。午门整座建筑高低错落,左右呼应,形若朱雀展翅,故又有“五凤楼”之称。

推出午门,斩首!

有关故宫的额午门,大家听的最多的一句台词就是皇上发怒:推出午门,给我砍喽...
以前我就纳闷:北京城砍人的法场,那是在宣武的“菜市口”呀,要在古代,离午门远了去了。莫非皇上气急了,讲话甭拉到菜市口,就跟前儿就现在马上立马给我TM弄死?
后来上网查看了一下才知道怎么回事儿:

“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也在午门举行。

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 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照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著名心学大家王阳明因弹劾当朝大太监刘瑾被着以廷杖也在此地。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熜,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捋一遍思路

现在咱们捋一遍啊,否则看着看着就晕了,广场差不多,门楼差不多等等:

从【金水桥】一路往北--过【天安门】--空场(两侧是武警国旗班)--【端门】(故宫博物院牌匾)--广场(两侧是从前六部的朝房,即办公地点)--【午门】。
从午门才开始售票,才准备真正进入“紫禁城”了(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您通过午门前面的一圈护城河就能明白紫禁城的范围。


2000年左右,我有不少朋友在京城旅游和团队摄影圈子里,所以那时候我进出故宫从来不花钱而且都是压根没有游客的清晨或傍晚。因为我坐朋友的车经“东华门”(紫禁城东门),走筒子河路,一直能开到午门。
其实我就坐他车去过一次。
那会儿我不是旅游的心态,就是看热闹,后来觉得没劲,再叫我我就不去了。

进入紫禁城


我是在网上订的票,票价40元。到了午门后在检票口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直接进入了。
整座午门从远处看恢弘大气,到了近处发现了很多破损的地方,墙皮已经剥落,只不过依然涂上朱红的颜色,远处看不真切罢了。
我猜想一定是为了保持原貌,不可能是拿不出补墙的钱吧?
还有就是午门大门上的道钉,当然是有讲究的,最基本的就是纵九横九,九九八十一个。(封建统治阶层对九的迷信,我就不赘述了)
其中和人体手臂平行的那一排道钉天长日久,已经被游客摸得锃亮!
门洞里巨大的门栓,我试了试,反正我一个人用力是没动窝。

过了午门,进入景区进入紫禁城就是一路向北的宫殿、宫殿、这门、那门的,除了头顶上的牌匾不一样,其他的看上去都差不多。如果不是对故宫对历史的真爱,恐怕走着走着就得混乱了:比如这门是做什么用,那殿是干啥的...
我如果要是挨着盘儿介绍,估计也没人愿意认真看下去。
我还是说点书上没有的,我自己身边知道的事儿吧。

个人极简介绍故宫


简单地说,紫禁城分为“外府”和“内廷”+御花园,就这么简单!!虽然它有9999间+半个房间,虽然它有无数的门,楼,殿。
午门是正门,神武门是后门,东华门西华门是两个侧门;
从午门到保和殿是外府;从乾清门往后(往北)都是内廷,加上御花园。类似几厅+几室+花园。
外府当然办外务,内廷自然是内务(当然内廷里有坤宁宫等很多房子,皇后住的,妃子住的,宫女住的等等,三宫六院嘛,乱着呢);
最著名的太和殿就是皇上上朝上班的地方。
下面我再下载两张俯瞰示意图,一目了然:

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精华,东方三大殿之一。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现在很多人认为太和殿平时是用于上朝的,其实不是。太和殿其实是用来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实际使用次数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门、乾清门(为御门听政)、乾清宫(有大事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召见大臣所在地)、还有养心殿(清朝后期垂帘听政)的,并不是平时所说的太和殿。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关于皇帝上朝的地点,其实不在太和殿,纵观明清,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上朝,称御门听政,而当有比较紧急或重要的事情时,皇帝则在乾清宫召见大臣,晚清时期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上朝的地点也因此变为养心殿。”

看来我就是那些“很多人”,也以为“太和殿”是皇上上朝的地方,看来不是,是典礼的地方比如登基什么的。

我个人之所以对“太和殿”记忆犹新,除了它外形宏伟功能重要颇有故宫的代表性之外。还有一条就是多年前,朋友承包的“摄影角”就在太和殿之前,我还曾经在这里看过他们招揽生意,给外宾合影(日本客人居多)。
现在我说点书本上没有的:
承包这个摄影一角,一年的承包费是60万元!
贵吗?
不贵!
足以让一帮人发家致富。
别忘了故宫曾经有过日客流量超过十一二万的记录!
摄影角的老板雇几个伙计拍照,都不需要什么摄影技巧,固定机位。然后其实不用你张罗,导游就会把客人拉到你这儿来(导游的回扣比摄影角老板的大一倍)。
拍完后赶紧去隔壁租的店面冲洗成8*10的照片,插进一本《北京旅游画册》的书里,在最后封三的位置把塑封好的集体大合影贴进去,要说倒是个不错的纪念品的。
一本书卖100多块,导游拿走三分之二,剩下三分之一需要刨去工人工资,故宫场地费,租房费(别忘了在东华门租门面房得多少钱?!)设备费用,耗材费用,折旧费用等等等等,依然收入客观。
毕竟走的是量!
然后连夜送到客人所在地宾馆酒店,然后记账完事儿。

这套班子做成了产业化,一线的摄影师比较辛苦,毕竟那地方夏暖冬凉,没有一棵树遮阳,没有一面墙挡风!一两年下来,晒得跟印度人似的;冬天呢,穿两条秋裤外加毛裤皮裤羽绒服都不行,扛不住!
(故宫里的大树被砍伐,因为皇上怕刺客在树上埋伏)
后期的工人,也分大工、小工。
比如配药,冲胶卷,裁胶卷这都是小工干的;大工窝在暗房里,凭经验技术打样片,没问题了再用大型彩色冲纸机洗印出来。然后再让小工装册快递。
那会儿我老去店里和老板玩牌,“扎金花”。
打着正带劲呢,工人从暗房出来,拿出样片一个小角(相纸的下脚料,省钱呀)问行不行?老板一边玩牌,回头扫了一眼:加半个密度就出吧!
对了,什么是裁胶卷?
大多时候,给这个团队拍照完了送回店里的胶卷并没有拍完吧?
比如一卷36张(120中画幅相机,一卷有9张也有12张16张不等的),拍照完了后,相机里还剩好几张没拍完呢,那就得在暗袋里从胶卷盒里拉出胶片裁断后再装回去接着用。(必须节省成本)

就在买卖干的红红火火的时候,北京城遇到了我出生以来所经历的三件大事之一,也是灾难性的:非典!
北京城成了疫情重灾区,一片空城死城。经历过那一年的人多多少少都有很多自己的故事急于讲述,我就不罗嗦了。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故宫里根本就没有游客!!

故宫里的工作人员就有近两千!
那个阶段您要是去故宫参观游览,估计10个人伺候您一个!可是还是没有游客!
院方把摄影角的承包价格砍掉一半,即一年30万?东华门的房租也跟着下调,小老板咬牙又扛了几个月,每个月就是几万十几万地不停往里搭钱(他发家后在望京买了两套房,据说为了资金流动,卖了一套房)。
就这样,最后实在扛不动了,全扔了,撤!撤了还能保住这套住宅房。
撤完后没几个月,非典禁令解除,疫情消失,过了大概一年吧,一切恢复正常。故宫也恢复了昔日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
后悔吗?
有人说,只要你再扛半年,一切都是你的!毕竟全世界只有一个故宫,永远都是乌泱乌泱的中外游客。
可是,换做是您,您扛得动吗?(土豪除外)
有一天傍晚,我在店里玩完牌,准备骑摩托车回家。正赶上小老板吃完晚饭微醉着回到店里,看见我的京A牌照摩托车,顺口问了问,卖吗?我可以让小工骑摩托车送片儿呀。
我同样是随口一说:卖呀。(当时骑车已经骑烦了)
多少钱?
我一直以为他喝多了酒,逗咳嗽玩呢,于是张口就是:你要买,一万块钱拿走!
没想到,这丫的身上还真揣着钱!从屁兜里取出一沓子现钞甩给我,醉醺醺地说:
你,你把头盔也得给我....
然后踹着车,一溜烟颠了,临走说一句:这车我的了啊.....

罢了罢了,正好我也不想骑了,怪受罪的!
从2003年一直到2007年,我都没再手痒摩托车。不过就在2007年,我的好友“二哥”从自己报废车里又给我淘腾一辆京A牌照指标,再入手一辆200大越野玩。玩了两年又烦了,接着卖,一万二连车带京A牌照!(现在一个京A摩托车牌照13万)
哈哈哈哈!!

其实2003年的非典,也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大的转折点!
其实我的买卖也没扛住,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刚才一下子通过“太和殿”想起了很多年前经历过的身边的事情。现在我们把目光再转回到太和殿前参观拍照的游客身上。
太和殿对于其他游客来说,名气肯定也认为是最大的吧?
大殿虽不让进去参观,但可以在殿门外拍照,这个起码比柬埔寨金边的大皇宫强,它都不让往皇宫里面拍照,也不知道要保护什么隐私。

我也是费了大尽才勉强拍了几张里面的细节:
太和殿匾额“建极绥猷”匾,为乾隆皇帝的御笔,现存的牌匾为复制品。”
就在我等东方百姓又是抬臂又是垫脚的一头是汗之时,发现一西洋猛男,奇高,走到人群背后随手拈来,悄然离去!
我操,这也太省事儿了!

中和殿:皇帝大典之前休息之地

中和殿是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举行大典之前休息的地方。“中和”二字取自《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道也”之意。

保和殿

保和殿为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后,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谨身殿,嘉靖时遭火灾,重修后改称建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保和殿,其意为“志不外驰,恬神守志”,就是说神志得专一,以保持宇内的和谐,才能福寿安乐,天下太平。保和殿匾额“皇建有极”匾,为乾隆御笔。

这么写游记也挺没意思的吧?跟教科书似的?
简单说,过了午门后,就是“外朝”,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过了保和殿,从“乾清门”开始往北就是“内廷”了。

乾清宫

乾清宫(Palace of Heavenly Purity),是故宫内廷正殿,内廷后三宫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重檐庑殿顶。殿的正中有宝座,两头有暖阁。始建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清代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

经常追历史剧、古装剧、穿越剧的朋友一定对“乾清宫”这个名字不陌生,尤其是大殿内那块高悬的“正大光明”匾。
这块象征正能量的牌匾背后隐藏着多少故事多少阴谋多少奸诈多少残暴?哈哈哈,正大光明后面可真真儿地不怎么光明正大呀。

过了紫禁城的“外朝”,进入“内廷”,我第一是累了;第二我对三宫六院也没什么兴趣,于是就一边走一边瞎拍,就想赶紧出去抽颗烟,憋坏了。
而向北行走,出去之前,一定会经过“御花园”

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御花园是供帝王家眷休憩游览的场所。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年),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全园南北纵80m,东西宽140m,占地面积12000㎡。园内主体建筑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式,坐落于紫禁城的南北中轴线上,以其为中心,向前方及两侧铺展亭台楼阁。园内青翠的松、柏、竹间点缀着山石,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御花园里的这座假山,我从远处猛一看以为是苏州的“狮子林”呢。不过通往假山顶上的台阶路的各个入口都被封死了,不知道是从前封的还是现在封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用来封路口的石头形状很有隐蔽性,要不是我发现其中有缝隙,我开始还真没注意这是一道门儿呢。

游客百态


我在拍古建筑拍烦的时候,偶然间对闯入镜头的游客百态很感兴趣。
心想,既然躲不开这众多的游客,索性找一些稍微不寻常的游客拍着玩吧...

带着国旗拍照的小女孩

蒙圈了?

准备掏鸟儿?

这什么表情?

身材落差

抢镜头

想起了非典

帅气的武警士兵

来张全家福(怎么姐儿几个都长得一样?)

老外,晕了吧?

背着婴儿游故宫

好奇害死猫,再偷看可要推出午门斩首了!

哥们儿,来过故宫吗?

故宫的门锁

一开始没注意,后来发现故宫博物院里的锁头都是定制专用的!
看了看锁孔锁芯儿,这算是A级B级,还是C级?

故宫文化所派生出来的产品

每个景区都有旅游纪念品出售,我大多懒得去看,不是明信片儿就是冰箱贴等。
不过故宫文化商店的橱窗里展示的这几样商品倒是着实吸引了我。

故宫里的古代、当代消防设施

我在单位就是负责安全的。
在故宫博物院里,看到很多大铁缸、铜缸用来存水防火,既成了展品还有实用功能。而当今的消防设施可能是最符合国家规定的吧?就连空调的室外机也被封闭起来,看上去美观整齐。

故宫的铜狮子
烟道

我曾经在沈阳故宫里见到过这种“烟道”?

几张全景照片
其他几张故宫内随手拍

看见后面“北海公园”的白塔吗?

远处是“景山公园”的万春亭

从前景区里没有这种座椅,游客累了都是逮哪儿做哪儿,那里能坐就坐哪里。

这么高的大殿这么小的牌匾?

树上开了个门?

神武门

穿过御花园,游览到紫禁城的尽头,就是神武门(就是俗称的故宫北门)了。

紫禁城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取古代“四神”中的玄武,代表北方之意,后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名神武门。内设钟鼓,与钟鼓楼相应,用以起更报时。但皇帝居宫中时,神武门上的钟不鸣。城台开有三门,帝后走中间正门,嫔妃、官吏、侍卫、太监及工匠等均由两侧的门出入。清代选秀女,将嫔妃迎入宫中均走此门。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宫即由此门离去。门外上方匾额“故宫博物院”为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于1971年题写。

如果真想仔细看看故宫?
我估计您呀,照着一满天的游览强度,来上个三回,差不多。因为故宫我走得不过是里面的中线,左右还有两条游览路线,还有三宫六院坤宁宫慈宁宫养心殿等等多了去了。科学的将,故宫有8708间房子,光是太和殿里就有55间房,而传说中那半间房在故宫的“文渊阁”,也应该去看看;当然还有珍宝馆吧?

看看上图的建筑,我已经打消了再去故宫的念头,我怕死在里面!
就这么庞大的皇家建筑历史建筑,不但是真货(非假古镇假水乡)而且全世界权威,门票40!哪儿说理去?
提起珍宝馆,想起一件事儿:
珍宝馆里都是宝贝不用说了,白天参观完毕后如何清场如何安保如何防盗呢?
当然现在是高科技的时代,必定会“人防物防技防”三方合一,估计红外探头监控热敏等自不用说。
据朋友说,故宫里面养了两条大狗(藏獒)。
每天傍晚关闭景区后,就把狗撒出去巡场。
这原本没什么新鲜,不过哥们儿说话也邪乎,神秘兮兮地问我:
“您知道这狗有多大吗?”
不知道
这么说吧,一辆金杯车,司机和副驾驶用铁丝网和后面隔开,整个后排啊,也就勉强,将将够装一条狗的....
我~~操~~!
人防物防技防,狗防?

来了,留个影

4,5岁来过,30岁来过,50岁,来过,不知道再来又是多少年后...

本篇游记共含8756个文字,168张图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漂亮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免费注册

返回顶部